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总体来讲,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步入了“上好学”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教育大省的历史性转变,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万所,教育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学前3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年均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湖南教育发展史上的崭新成就,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建设科教强省”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写了迈向教育强省的“湖南路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崇文重教,是湖南人的情之所系、优良传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浓厚情怀和战略定位。
1993年5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不久,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在邵东县和长沙县召开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暨义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进入21世纪,湖南把教育工作摆在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2007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把教育作为增强我省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确保湖南教育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
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又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湖南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从人才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次响亮地提出了“科教强省”的战略目标。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湖南这个中部省份的重教力度:全省教育事业经费5年间增长了40.6%,2017年达到1516.57亿元。全省中小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省义务教育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基本覆盖全省,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
湖南的重教意志,在法律保障上也得到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修订了《湖南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此外,还出台了27个重要政策文件,极大地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2月17日,湘潭大学年逾八旬的老教师曾子其,再一次找到他联系的学生党员进行谈心。退休22年,曾子其坚持在学生中播种信仰,一直担任大学生“义务辅导员”,联系指导近100个学生党支部,累计找学生谈话、给学生打电话谈心近10万人次,写了26篇党建文章、10万字的党课讲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中小学两型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确保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湖南还探索建立起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德育内容体系,推动中小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近年来,全省产生省级德育精品课2000余堂,其中全国精品课206堂;省级德育优秀案例500余个,其中全国优秀案例30个;创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81所,其中全国特色学校15所;创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体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70个,其中全国基地11个等。
湖南在推进构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典型经验推往全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截至2018年底,湖南已累计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1.8万余个,超大班额比例下降至0.5%,全省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城镇学校“太挤”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以人民为中心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必须始终做到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省教育厅副厅长夏智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大力实施精准资助,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和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和“三不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不愁、入学时不愁、入学后不愁)工作目标。 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全省共落实各类政策性学生资助资金247亿元,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15万人次。全省用于学生资助的资金投入年年增长,其中,财政性投入年均增长7%,金融性资金(助学贷款)投入年均增长12.5%。
湖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湖南教育人充分发挥教育阻断代际贫困的治本功能,积极助力脱贫攻坚。据统计,湖南各本科高校近3年来累计投入驻村帮扶资金2.69亿元,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培训10.8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9900多名,帮助18个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目前,湖南8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自2012年以来,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共计在湘招收农村及贫困生3万多人。湖南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1.8%,超过200万的贫困县孩子吃上了营养餐、放心餐。
坚持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今年举行的全国新生代乡村教师评选,15位获奖者中有8位是湖南一师毕业生。”12月17日,湖南一师党委书记彭小奇告诉记者。在全国率先恢复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湖南一师,目前已为湖南培养免费师范生9000多人,为湖南乡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教育多项重大改革举措领跑全国:率先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向13个省直管县下放教育管理权限;率先实施乡村教师人才津贴制度;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率先实行县级政府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率先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率先出台教育扶贫规划和《关于高等教育服务脱贫攻坚指导意见》等。
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湖南经验”“湖南模式”涌现。
湖南于2006年率先在全国启动了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2013年,湖南又在全国率先实施乡村教师人才津贴制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湖南经验”,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肯定。
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以“1+N”或“N+N”的形式,将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校、教学点组成一体化的网络联合学校群,实现网络主校与网络分校课堂教学过程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目前全省组建中小学网络联校1035所,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短缺,部分学校开不齐课程等问题。
[来源:湖南日报 记者:左丹]